第336章 哈城_重生在火红年代
我就爱小说网 > 重生在火红年代 > 第336章 哈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36章 哈城

  火车况且,况且的到达哈城火车站,一行三人提着行李箱从车上下来。

  李清风夫妻俩还好,虽然在火车上休息的不好,但是也算是勉强睡了一夜。

  王为民就不行了,从白天睡醒,就一个劲的抱怨火车硬卧里面不干净,比软卧差远了。

  被褥里面有一股混合着臭脚丫子等一系列不知名的臭味,而且上面还有跳蚤虱子,恶心的他一晚上没怎么睡着。

  “出发的时候我就说让你带一床新床单被罩,你就是不听,等到了地方以后,先去找个澡堂子洗洗澡,顺便换身衣服,免得得了什么皮肤病”胡家宝远离了王为民两步,一脸嫌弃的说道。

  婚礼临近,马文慧的事多,三人也没让马文慧来接,而是要了地址准备打车前去。

  火车站这边的摊位不少,在等待出租车的时候,看到旁边有卖山货的摊位,胡家宝好多年没吃过东北的山货了,离开俩人前去摊贩那里挑选榛子,核桃什么的。

  “多少?”

  眼看有一辆出租车,李清风正想伸手拦车时,后面传来胡家宝的惊呼声。

  李清风听到后,顾不得即将到来的出租车,连忙转身朝着胡家宝那边跑去,王为民也紧随其后。

  “怎么了?怎么了?”

  胡家宝一脸怒容的看到面前的摊位老板,看到李清风来后,提着一袋子榛子,气呼呼的指着满头白发老太婆说道:“这么点榛子,她问我要三十多”

  扫了一眼胡家宝手里大概有三四斤重的榛子,李清风皱着眉眼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:“大娘,榛子又不是什么值钱东西,三四块的东西你要三十多过份了吧?”

  “年轻人,看你这话说的,老太婆我这可都是明码标价的做生意,你媳妇刚刚也问过价格了,现在东西都给装好过了称,你们不能不认账,欺负我这个老太婆啊”老太婆还是那副慈眉善目的样子,搞得好像是李清风两口子欺负她了一样。

  胡家宝被这个卖山货的老太太气得不轻:“你胡说,我问你多少钱一斤,你明明说的一块钱”

  “闺女,你记错了,我说的是一块钱一两”老太太扬了扬下巴。

  胡家宝被这老太太气的说不出话来,胸口上下起伏。

  一旁的李清风和王为民算是看明白了,这是遇到强买强卖了。

  不止是东北,现在全国火车站都这鸟样,有些离谱的摊位,别说问价买东西了,只要你往人家摊位那边一站,不丢个几十上百块,就别想走人。

  王为民警惕的看向四周,如果不出预料的话,这边一旦谈不拢,很快就会有七八个人把他们仨围起来。

  拉了拉气的不轻的胡家宝,李清风笑着说道:“老太太,榛子核桃这些没去壳的山货,又不是金子,怎么着都卖不到一块钱一两吧?”

  “年轻人,其他人我不管,但是在我这,就是论两卖,总共三十四块钱,你们赶紧把钱给了,免得影响我老太太的生意”

  虽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,而且钱不多,但是要是真掏了这钱,李清风怎么想都觉得窝囊。

  见到李清风迟迟不往外掏钱,老太太语气一变,开始了恐吓:“年轻人,你们都是外地人,出门在外的可不能欺负人啊”

  “你想干嘛?我们外地人怎么了?光天化日之下,我不信你敢做什么”面对威胁,胡家宝一点也不怕,主动上前一步,气愤的开口。

  看到这一幕,李清风摇了摇头,重新将胡家宝拉到自己身后。

  胡家宝有点被保护的太好了,从小到大没吃过什么苦,到现在一直都没什么经历,不了解外面的社会的真实情况。

  既然已经撕破脸了,接下来应该就是一群凶神恶煞的人上来威胁的戏码。

  李清风和王为民将胡家宝围起来,警惕的看向四周。

  就在俩人警惕的盯着四周时,卖山货的老太太嗷的一嗓子,整个人直接从小凳子上转移到地上,抱着李清风的大腿哭嚎:“都来看啊,有人欺负我这个老婆子,买了我的东西不给钱,还要打人啊”

  李清风:“.”

  胡家宝:“.”

  王为民:“啊???”

  本来以为是搞黑社会的,原来是上了年纪耍无赖的。

  一把年纪的老太婆死死的抱住李清风的大腿,又是打滚,又是以手拍地的,很快引来了不少乘客的围观。

  胡家宝刚开始还试图讲道理,不过根本没用,很快就闭上了嘴巴,懒得浪费口舌。

  老太太不听你的大道理,一直重复着他们欺负老人,买了东西不给钱不说,还要打人,跟个复读机一样。

  面对这样式的,需要来一个骂人厉害的老太太,估摸着才能化解,毕竟只有魔法才能打败魔法。

  就在李清风三人被这老太太搞得焦头烂额时,旁边执勤的铁路公安挤了进来,蹲在地上无奈的说道:“刘大娘,行了行了,别闹了,今天你都闹三五回了,差不多得了,地上多凉啊”

  “那不行,不给钱,我就不起来”

  铁路警察抬头看向李清风三人,尴尬的说道:“同志,你们看.”

  “不给,今天就是在这里耗一天,我也只给三块六,多一分都没有”不等李清风说话,胡家宝就抢先开了口。

  刚想说点什么的李清风,眼见胡家宝都开口了,只能闭上了嘴巴。

  铁路公安看双方僵持住,实在是劝不动,索性也不管了,该干嘛干嘛去。

  “大娘,我看您脸都冻白了,还是起来吧,地上挺凉的”

  双方持续先前的姿势已经大半个小时了,这个月份的哈城还是挺冷的,有些背阴的地方还有小堆的积雪呢,在地上躺着的刘大娘冻得直打哆嗦。

  “不不起来,你们不给钱,我就不起来”

  被冻得瑟瑟发抖的刘大娘,擦了擦鼻涕,往李清风的裤子上一抹,嘴依旧是硬的,不给钱人就是不起来。

  看了看到处都是鼻涕印子的裤腿,又看了看冻得脸色苍白的刘大娘,李清风突然觉得,这个钱好像也不是不能给,这老太太要是真冻出什么毛病,送医院的钱都不止三五十的。

  最终还是耗不过这个刘大娘,看着这老太太的脸色越来越差,没办法之下,只能掏钱认栽走人,人家这真是拿命在强买强卖。

  在摆脱麻烦等车时,那俩铁路公安又凑了过来:“同志,别觉得亏,刘大娘家里也不容易,才三十多块钱不算多,不是还有三斤多的榛子吗”

  “就是,咱们这个出站口还是守规矩的,西口那边还有两三百的呢,就当长个教训,以后可别在火车站这边乱买东西”另外一个公安开口附和。

  “.”

  提着行李在路边打了辆‘拉达’出租车,前往马文慧家里。

  因为刚刚的事情,胡家宝一路上在车里没怎么说话,李清风和王为民倒是和出租车师傅聊的挺嗨的。

  那真是天南海北的聊,上聊老大哥那边的经济情况,下聊国内的改革开放,最后又聊起了他那在飞机上当空姐的媳妇。

  政治经济明显就是这老哥在吹牛皮,但是他那当空姐的媳妇倒是真的。

  这年头流行的是出租车司机娶空姐,开出租是绝对的高收入职业,空姐人长得漂亮收入也高,出租车司机和空姐结婚被不少人叫门当户对。

  “哎呀妈呀,你们仨咋这晚才来呢,我寻思着火车是不是晚点了,想让人去接一下呢,你们就来了”

  马文慧恰巧就在门口站着呢,看到李清风他们三人赶到,连忙笑着帮忙从外面打开车门。

  明天就是马文慧的大喜日子,胡家宝没有说车站遇到的事给马文慧添堵,一脸笑容的下车扶住马文慧的胳膊:“路上有点事耽误了,到底是人逢喜事精神爽,文慧你的气色真好”

  “哎呀妈呀,你口音不是改过来了嘛,这咋又一口大碴子味儿呢?”李清风一边下车一边调侃。

  “滚蛋,我是东北人,说东北话不应该嘛,你媳妇说话不也是一口南方腔调”

  “我哪有,我的普通话没有口音”

  给司机结账下车,扛着三人行李的王为民,笑着说道:“我说差不多得了,没看到我还扛着行李呢,咱们先进屋把行李放下再聊”

  “呀,我把为民同志给忘了,快进屋,快进屋”说着,马文慧连忙将三人给迎了进去。

  马文慧家里的房子是苏式小洋房,应该是马文慧挣钱后给家里买的。

  屋里的装修没有变动,有一股异域风情,很是复古,李清风上下不停的打量。

  “咋样,漂亮吧,老毛子的风格看着不错吧?”见到李清风在屋里四处打量,马文慧挽着胡家宝的手走了过来。

  将目光从壁橱上移开,李清风点了点头:“不错,不错,这房子多少钱买的?”

  “不贵,总共才花了一万多块,俺们这嘎达的房价便宜,这种洋楼贵,外面民房破点的几百块就能买一套,比四九城的房价便宜多了”

  “那确实挺便宜的”

  87年全国房价除了四九城,魔都,特区以外,其他城市都很便宜。

  在马家,李清风第一次见到马文慧的父母兄弟,看着都挺实在,对着李清风三人嘘寒问暖的很是热情。

  临近结婚,马文慧的事太多,不停的要招呼前来的亲戚,实在是顾不到三人。

  眼见马文慧在忙,李清风三人在屋里也尴尬,索性和马文慧提出想出去转转。

  对此,马文慧连忙找到正在陪着亲戚聊天的马家大哥,让马家大哥开车带他们三人出去转转,顺便当个导游。

  拉达汽车行驶在哈市中央大街,马大哥把车速降下来,能让三人可以将外面瞧个仔细,顺便充当导游,讲解外面建筑的历史。

  街道由小方石块铺设而成,磨得锃亮,很有年代感。

  街道两侧都是欧式建筑,汇集了文艺复兴、巴洛克、折中主义、新艺术运动以及古典主义等西方建筑风格,其中以苏式建筑较多。

  路上行人络绎不绝,不少建筑楼下停满了小汽车,大街上很是热闹,其中还有大量的白人面孔,这是国内其他城市看不到的景色。

  看着外面的繁华,胡家宝感慨道:“真繁华啊,魔都的外滩也不过如此了吧?”

  “确实,哈城号称东方小巴黎,还真不是盖的”王为民点了点头,对于胡家宝的感慨颇为认同。

  李清风倒是没有他们俩的感慨,毕竟场面见得多了,这里的繁华也就那么回事。

  马家大哥导游当的很尽职,什么圣·索菲亚大教堂,鞑靼清真寺,犹太老会堂的转了一个遍。

  晚上也没回去吃饭,而是领着三人找了家烧烤店,吃起了烤羊肉串。

  一个肉串一毛钱,味道不错,吃的四人满嘴流油。

  此时的哈城夜晚经济不错,各种饭店,舞厅统统爆满。

  尤其是那些舞厅门口,停了不少的小汽车,其中不乏有奔驰之类的进口豪车。

  王为民看着灯壁辉煌的舞厅,以及门口一长溜的汽车,倒吸一口凉气:“这么多车,四九城都没这么繁华吧”

  “那可不是,现在哈城在搞房改,到处都在拆迁,工作多,收入多,老百姓手里有了钱,晚上都喜欢出去消费”

  “而且你们外地的不知道,现在我们东北的边贸有多火,老毛子那里的钱是真好挣,到老毛子那做一星期生意,就能挣一辆平治车,我身边就有不少人在老毛子那做买卖,有钱了可不就是要造嘛”

  谈起这个,马大哥就一脸的自豪,喋喋不休的向三人介绍此时东北的经济情况。

  胡家宝二人不停的点头,对于东北此时的繁华感到赞叹。

  面对三人的讨论,李清风没有参与进来,而是看着外面的景色出神。

  此时东北人估计打死也想不到,这是东北经济最后的辉煌。

  等两年后,东北就会陷入长达十多年的工人下岗时代,并且从此在二十年里一蹶不振。

  不过说到老毛子那边的边贸火热,李清风倒是有了点想法,老毛子那边现在可是有不少好东西呢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wjask.com。我就爱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wjask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